第一百八十二章美辉黎(1 / 2)

美辉黎距离忠义县所在的琼山以南约莫三百多里,按马淳估计大概是后世的安定县。

这是一个建在半山坡的黎家村峒,村子不大,全村不到一百户人家,大概有三四百人的样子。不过相比于崖洲岛大多数黎人村峒来说,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峒了。

美辉周边五十里范围内还坐落着几个黎人村峒,不过这几个村峒都比较小,最大的一个也不过百十来人,所以他们都依附在美辉周边,也自称美辉黎。

让马淳没想到的是,这些美辉村峒头人却都是女人。此刻站在半山腰端着酒碗的一排老少女人就是朴基飞介绍的美辉各村峒头人,马淳顿时感到一阵胆战心惊,前世某些不好的记忆映上心头。

当年他还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跟着几个年长的朋友去贵州苗族村落旅游做客。当年交通不便,可不像后来那样风俗习惯都开发成旅游资源了。苗家迎客是实打实的按照古老相传的规矩来的。

就在村口,几个村中的长辈村老端着米酒碗迎客,硬是把马淳几人喝的醉了一天一夜,险些都回不去了。

其实苗族和黎族许多风俗习惯还是有些接近的,光这迎客的场景马淳就有些似曾相识。不过他知道这是黎人最尊贵的迎客礼节,也不敢推辞,便正了正身上衣冠,上前笑道:“本官马淳,不知对面可是美辉头人拜花当面?”

马淳一行人在来之前很是突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黎人通用语言,好在崖洲岛本地方言其实和黎人的语言有些接近,忠义县设县一年半,马淳这些外来人也早已熟悉崖洲岛方言,学习黎人语言也算不上多难,很快就掌握了。

为首的黎人中年女子上前高举酒碗道:“清晨喜鹊在枝头不停地鸣叫,带来了贵客到来的消息,朝廷的贵人啊!欢迎您来到黎家!”拜花说着宛如歌唱一样的祝酒词,走到马淳面前,躬身将酒碗高高举起。

其他几个黎家女头人,也依次端着酒碗排在拜花后面。马淳不敢坏了规矩,但是他知道怎么应付,便笑着说道:“头人,本官酒量不好,还请恕罪,但肯定每碗必喝。”说完他接过拜花的酒碗,喝了一口以后传给身后的毛大,毛大一口喝完。

接下来马淳每一碗都喝一口,然后传给身后随行之人,直到所有头人的酒都喝完。黎家规矩,主人敬酒,客人必须要喝,但要是你酒量不好,可以喝完一口后将酒碗传给边上其他客人,直到碗中酒喝完为止。当初马淳就是不懂这个规矩,自己一个人把所有酒都喝完了,才喝的酩酊大醉。

女人毕竟是女人,就算做了一族的头人,也依然改不了说小话,窃窃私语的习惯。马淳耳尖,刚端起酒碗喝酒就听见对面那几个黎家女人在小声说话:“这朝廷的贵人这么年轻,长的倒俊俏。”

“你看上他了?不过你这模样贵人肯定看不上咯,换你女儿还差不多,嘻嘻!”

“别胡说,贵人听得懂咱们的话!”

“......”

一轮六七碗酒,饶是马淳每碗只喝一口,也将近一碗,米酒度数不高,可慢慢一碗也有点上头,马淳喝的两腮泛红,浑身热烘烘的。

喝了迎客酒,拜花伸手请马淳一行人来到半山腰的村峒中央一块平地上,平地中央早就燃起了篝火。拜花邀请马淳一行人参加他们特地举办的篝火盛会,马淳摇头道:“拜花头人,天色还早,请你安排一块空地让本官属下安营扎寨。本官不会客套,趁你们几位头人都在,就先找个地方商议一下本官进山要做的事。”

拜花有些愕然,不过她毕竟没接触过山外的吴人,也没多想,以为朝廷的大官就是这副工作作风。便点头答应道:“拜花谨遵您的吩咐。”

对身边族人吩咐了几句后带着马淳来到一间最大的船型屋里,这是一种用红藤、白藤扎架,屋顶呈拱形,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几乎低垂到地面,